職員表

編劇:ClaudeBolling/ChristianGaubert/克勞德·勒魯什
製作人:
法魯克·阿克索/GabrielaChavira-Gélin/SuzanneDussault
InigoLezzi/InigoLezzi/Marie-ChristineLezzi
AndréPicard/Mrs.SuleSoysal/TaniaZazulinsky
配樂:FrancisLai
攝影:Pierre-WilliamGlenn
演員表
角色 | 演員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Miriam | 亞歷桑德拉· 馬 提尼斯 | ---- |
Pierre | 皮埃爾·阿迪提 | ---- |
Marc Deschamps | Marc Hollogne | ---- |
Laurent | Laurent Hilaire | ---- |
Catherine | Véronique Moreau | ---- |
Michel Bonhomme | Patrick Labbé | ---- |
Serge | Arthur Cheysson | ---- |
La secrétaire | France Castel | ---- |
劇情介紹

當梅莉安帶著八歲的小兒子塞吉再次來到威尼斯的時候,遇到了仿製和販賣薩汀畫作的皮耶,皮耶把他們母子也畫入了畫中,並很快以自己的幽默和自信征服了梅莉安。
回到巴黎,梅莉安和皮耶的感情愈深,而那幅仿薩汀的畫作也高價賣給了一個紐約的酒吧老闆,皮耶決定帶著梅莉安母子去渡一個難忘的“蜜月”假期。在諾曼第的海邊度假小屋裡。三個人甜蜜地度過了最初的幾天,但緊接著災難降臨了,皮耶和塞吉不幸在海上遇難身亡。
同時失去愛人和孩子,梅莉安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,為了滿足兒子生前的願望,梅莉安孤身上路,繼續原定的旅程,用買給兒子的攝像機記錄下他會感興趣的一切。梅莉安到了魁北克的邱吉爾村拍攝了北極熊,到蒙特婁拍攝了塞吉最崇拜的冰球運動員,就在她要去拍攝高山跳水者的時候,在機場被人偷走了所有的東西,包括護照和攝像機、錄影帶。
應邀從歐洲來加拿大講授“展望學”的學者馬克,業餘時間從事小舞台表演,偶然間買下了盜自梅莉安的贓物。馬克從攝像機和錄影帶里看到了梅莉安的幸福生活和災難遭遇,從此深深陷入其中難以自拔,他特意根據護照上的地址找到了梅莉安遠在義大利的家,又追蹤著梅莉安的足跡來到高山跳水錶演場,卻看到了梅莉安從懸崖上一躍而下。馬克找到醫院裡獲救的梅莉安,給她看了攝像機,梅莉安以為是他偷走的,氣憤之下不辭而別。
意志消沉的梅莉安去了皮耶的家鄉土耳其,試圖用那些陌生而熟悉的風土人情,找回對皮耶的懷念,最後又回到了自己義大利的家鄉。
再也找不到梅莉安的馬克生活進入低潮,未婚妻也無法忍受他對另一個女人的痴迷離他而去,但馬克還是不能忘卻梅莉安。梅莉安突然出現在馬克眼前,她從父兄的口中得知馬克所做的努力,被他深深感動,她決定再給生活一次機會。
影片評價

梅莉安最終接受了馬克,這個試圖用“展望學”在加拿大開拓事業的男人對這個看起來“沒有未來”的女人產生的興趣幾乎是變態的,“現實”的魅力讓這個矛盾的男人無法拒絕。儘管到最後的時刻勒魯奇又回到了他所熟悉的男女愛情方向,但其中所暗示和探究的卻是人類的潛意識領域,無論是梅莉安處理心理悲痛的方式,還是馬克對梅莉安的痴迷,都有著可以理解和想像的心理根源。
偶然和巧合,這是影片的片名,顯然勒魯什著重表現的就是人生中的種種偶然和巧合,但他對於“偶然”的處理還能強差人意,但對於“巧合”情節的編排,卻似乎無法和西班牙導演密譚相比,其精巧性遠遠不如《紅松鼠殺人事件》和《北極戀人》,也許這是法國浪漫導演的一個性格缺陷吧。

戲裡戲外的游移也好,芭蕾對劇情的隱喻也好,對旅法的俄國表現主義畫家蘇汀作品的視覺移植也好……這些無與倫比的細枝末節,在導演對片中人物命運的態度和處理面前,顯得無關緊要了,這是勒魯什作為電影大師最了不起的地方。如果這時我說,他其實一直都是一位“勵(人生之)志”導演,但願不會有人感到驚訝。想想吧,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》里的特蘭狄釀和艾米,《現在,女士們先生們》艾恩斯和卡斯,還有在《一種女人》里作妖的幾個小女子(馬丁內茲馬丁內茲也是該片主演之一),哪個不是在人生低谷中走入我們眼前的銀幕或螢幕的?這種暗暗激勵觀眾相信“一切都會好起來”的良苦用心,在扮酷成風的當代藝術中實際上是越來越難得了。
影片獲獎
凱撒獎1999年:最佳配樂(提名)——克勞德·波林/弗朗西斯·萊
芝加哥國際電影節1998年:最佳女演員——亞歷桑德拉·馬提尼斯